措施得力 成效显著
――我市“巾帼创业促就业行动”和“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助推妇女创业就业
邓州网讯 自3月份市妇联在全市启动“巾帼创业促就业行动”和“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以来,两项活动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妇女创业就业。
广泛宣传,激发创业热情。向全市广大妇女发出了“争做巾帼创业新女性倡议书”,通过大力宣传“巾帼创业促就业行动”、“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激发妇女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切实帮助妇女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营造妇女创业氛围,鼓励、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同时,围绕市委“三抓”(抓优势农户、抓经济能人、抓企业家)战略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中心,着力培育妇女“三种人”(女优势农户、女经济能人、女企业家),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作用,通过举办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创业典型报告会、表彰会、组织妇女实地参观观摩等形式,让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妇女的创业热情。
强化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各级妇联依托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和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结合不同层次妇女创业就业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免费为妇女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并加强对妇女择业观念的引导,提升了妇女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市妇联于4月下旬举办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并由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王会勤和河南省“十大巾帼创业之星”孟玲霞两位同志做了经验交流。同时,还组织带领各乡镇办区妇联主席到我市的张村、十林、罗庄、裴营四个乡镇实地参观考察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养猪小区、妇女创业示范基地及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等。
多方协调,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各级妇联一方面结合“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与农信社等金融部门联合,为创业妇女提供贷款扶持,同时,积极协调土地、电业、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优先为创业妇女提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依托市、乡“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和妇女典型创办的实体、基地,建立妇女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为有志创业的妇女提供了2万余个培训、实践岗位,增强了妇女的创业实践能力。针对“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市妇联不定期和农信社召开联席办公会进行商讨,研究解决办法,尽可能帮助妇女争取优惠政策,使她们能尽快顺利拿到贷款。构林镇、杨营乡妇联通过和乡农信社协调分别一次性发放完成了全年的妇女信贷资金发放任务。
结对帮扶,提供创业就业指导。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女优势农户、女经济能人、女企业家、“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等优势妇女群体的作用,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岗位,为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创业就业帮扶活动;同时,通过建立妇女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实践基地,组建巾帼创业报告团队伍,为妇女提供创业知识、政策咨询、项目推介、信贷融资、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创业指导,引导妇女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跟踪问效,做好贷后服务。对妇女用贷户,市、乡妇联一方面依托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用贷还贷能力,确保贷款使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建档立卡、跟踪问效和贷后服务,加强对妇女的诚信教育,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引导她们及时还本付息,确保了“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通过“巾帼创业促就业行动”和“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的开展,使我市广大妇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了创大业、创新业的信心和决心,全市上下形成了妇女千方百计思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止目前,“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已提前并超额完成任务,全市28个乡镇办向农信社推荐贷款妇女户1256户,已办信用证398户,发放妇女信用创业贷款1890万元,帮扶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创业致富,创业带动就业,项目遍及教育、商业、工业企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行业。同时,结合市委“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中心,培育出了赵集、湍河、桑庄的特种蔬菜种植,构林、白牛、罗庄的生猪和獭兔养殖,穰东、都司的服装和羊毛衫加工等一系列特色产业,培养出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妇女人才,实现产值5.97亿元,提供妇女就业岗位5600余个,逐步形成了“以妇女信用贷款助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模式,广大妇女成为邓州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