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墟”与大舜

2005-01-13 20:46:14 作者:佚名 来源:
分享到:
    邓地历史上又称“邓墟”。墟者,居也,系指人群聚居之处。“邓墟”包括今邓州境地,这里有“舜友乡”和“七友墟”,传说与上古时代的帝舜相关。
    远古时期的帝尧在位时,天下太平安稳,人们安居乐业。尧在位70年,岁数大了,很想把帝位传人一个有本事、能让人们继续过平安生活的人。为了慎重地选出合适人才,他把四面八方的部落首领族长召集起来,共同商量有谁能够胜任天子之职。四方部落的首领纷纷发言,说:“作天子首要的是品德高尚,我等的德行达不到,勉强作天子会玷污帝位的。”帝尧看大家讲的是实话,便对大家说:“你们仔细想想,推荐一个有能力的人吧,不论是显贵的亲戚,或是没有地位的隐居人士,只要德行高尚就行。”四方部落首领就推荐尧的儿子丹朱。但是帝尧认为儿子丹朱不够贤能,不能把天子之位传给他,便要求大家另外推荐一个。部落的首领们再三议论后说:“有个没结过婚的平民名叫虞舜,这个人贤德,可以接替帝位。”尧说:“我也听说这个人很不错,叫他来试试吧。”于是,帝尧派人找来了虞舜,叫他接替自己当天子,还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瑛嫁给他。
    但是虞舜也知道丹朱是尧的儿子,觉得自己接替天子之位不恰当,应该由丹来继承帝位。于是他就逃走躲避到南方,为防止被找到,在天下到处漫游。先后在历山一带种过地,在雷泽一带捕过鱼,在黄河岸边制作过陶器,在寿丘等地学做过多种手艺,还在负夏等地学做小生意搞经营。在这个漫游期间,也曾来到过邓墟。
    大舜在历山漫游时,因为他的贤德,曾先后结识了七个朋友,他们是雄陶、方回、续乐、伯阳、东不訾、秦不虚和灵甫,人们称他们为秀士。当舜漫游到邓墟时,这七人都相继和舜交往。所以邓州赵集乡朱岗王一带,民国时还称作“舜友乡”,朱岗王村西头有一大土丘,人称“七友墟”,土丘高四丈许,方园有三四华里大,丘旁有一小草河,河水澄碧见底,溪流泱泱不绝,堤上的岸柳野花,倒映于清澈的水中,波光粼粼,状若仙幻,独有无限情致令人流连。丘下村旁有一石碑,碑 上有诗四句云:
迟日暖暖度前除,
直到仲和二月初,
草透堤岸黄上柳,
风光逗留七友墟。
    该诗佐证了雄陶等七人确曾来此相聚。直至舜受禅接替了天子位后,这七个人才与他分手离别。
    大舜怎么会到邓墟来了呢?前边说过他想逃避不当天子,就四处漫游不定居于一地。当时邓墟已有人群聚居,分布在今湍河、刁河、严陵河、赵河和茱萸河等两岸的高地上,过着打渔狩猎的生活。所以考古学家发现,邓州境内沿湍、刁、严、赵、排等河两岸,有多处远古时期的部落和村庄遗址。如穰东镇的太子岗,白牛乡的郭庄、竹筲陂,城郊乡的八里岗,林扒镇的黑龙庙,夏集乡的苏营等遗址,出土的石斧、镰等石器和陶器,充分说明早在夏代以前,邓墟聚居着不少部落先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