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治理能力的邓州答卷

2020-03-26 15:15:30 作者:刘建川 来源: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邓州市坚决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迅速投入疫情防控行动,勇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神和捍卫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1、阻断隔离诊治,打通生命通道,彰显为民情怀

科学决断行动。决策是治理能力的顶层设计。决策层能否科学研判形势、果断采取行动是考验决策层治理能力的主要标志。疫情发生之后,作为豫西南门户的邓州市迅速启动了教科书般标准的疾病防治措施,提出“阻断隔离诊治”六字方针。邓州的决策层科学研判、果断行动,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措施日报告制度、成立救治防控转运突击队。市中心医院24小时完成科室重组和传染病房改建,72小时完成11间隔离留观病房扩建; 在全市建成6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并投入使用;集中全力,7天时间建成邓州版的“小汤山”。

阻断传播途径。邓州地处豫西南,有7个乡镇与湖北省接壤,为了阻断隔离传播途径,在省界市界处设立卡口封堵;高速、高铁、国道和省道口、火车站、汽车站逐车逐人盘查;村(社区)也逐户逐人排查,密切监测湖北省进入市域的车辆、人员情况,对入境车辆进行劝返。

科学精准救治。对武汉返乡人员实施“五帮一”制度,即每一名重点监控人员由一名乡干部、一名村组干部组织5户邻居,帮助其居家隔离,村医负责一天两次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由初筛专家组进行初步筛查,确定分类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或者居家隔离观察。对确诊患者一律集中治疗,对疑似患者实行一案一档,开展精准救治。疫情发生以来,邓州市共发现疑似新冠肺炎患者39例,确诊17例(含1例淅川县异地病例),排除22例。止2月27日,所有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救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2、社区暖心服务,打通生活通道,彰显务实情怀

疫情下的社会秩序和群众生活秩序是衡量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重大疫情下的社会秩序和群众生活秩序是否稳定考验着执政骨干的治理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市委市政府沉着指挥,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迅速下沉到社区与基层社区干部一起,勇当人民群众的保护神,确保各类重要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从实际出发,彰显务实情怀。以古城街道为例。古城街道为了解决居家隔离人员生活上可能存在的不便,社区实施“五帮一”制度,帮助其居家隔离。至目前,累计为212户379人提供生活用品,通过微信群开展心理疏导116人次,稳定隔离人员情绪,引导隔离群众增强信心、自觉配合。街道社区干部在这个特别的元宵节慰问看望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并为他们送去暖心汤圆和水饺;街道社区干部第一时间为解除隔离户送去温暖并讲解注意事项。古城街道世纪花园社区党员先锋队,在火车站卡点24小时值守,护送在邓州火车站临时下车的湖北籍旅客及时返乡,并提供热水、方便面、汤圆等。止目前,已接送火车1432次,返乡人员21678人,外出务工人员13567人,护送湖北人员826人。

社区暖心服务,打通生活通道。古城辖区实施闭环管理,实行24小时值守,规范管控。为了解决社区人员生活上的不便,小区卡口分单双号限时出行;古城街道办事处决定免征辖区所有商业门店2020年度卫生费,并倡议辖区内各商业业主、物业单位、房东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减免、缓收租金。经初步估算,该街道辖区内商业门店4177余户,减免金额达170万元以上;组建心理救援医疗队,开通两部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为相关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服务,预防、减缓和控制了疫情引发的心理社会影响。抗击疫情以来,广大社区干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换来了社区居民的暖心、安心。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社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线上线下营造疫情防控浓厚的宣传氛围。古城街道各社区建立疫情微信群,充分发挥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平台作用,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让社区居民了解疫情的严峻形势,给奋战一线的党员干部加油鼓劲,为抗击疫情营造了强信心、聚民心、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援古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居委会)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数千名党政干部、职工员工纷纷奔赴防控一线。

3、有序复工复产,打通生产通道,彰显发展情怀

如何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打赢复工复产这场硬仗,考验着地方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复工复产不仅需要决策层的决断力,更需要危急时刻干部队伍的执行力,而执行力是治理能力的基本功底。

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邓州市委政府统筹谋划果断决策,及时打响“复工战”。一是出台了《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指导复工工作。成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二是实行领导分包制,并选派企业特派员。对企业“特事特办”“零时差”“点对点”服务。三是积极推动产业转型。抓住疫情催生的口罩等医疗卫生新产业,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了《关于支持无纺布及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职能部门强力执行。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防疫问题上,市科工信局联合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疾控中心,为企业协调解决口罩、消毒液和测温设备等问题;用工问题上,人社部门开辟返岗绿色通道,通过定向招聘等措施及时解决用工需求;资金问题上,市政府为企业争取国家贴息贷款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邓州市支行及时降低贷款利率,主动增加部分企业授信额度;用电问题上,市供电公司开辟办电绿色通道,实施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用地问题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通“绿色通道”,灵活运用“紧急用地”“先行用地”“临时用地”等各项特殊政策。

工业企业复产复工。至目前,市1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复工137家,复工率97.8%,用工复产率达80%以上;总投资102.4亿的第一批1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同时,工业企业抢抓机遇,借助《关于支持无纺布及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迅速发展口罩等医疗卫生新产业。政策发布后,项目落地5家,转产两家,累计计划投资12亿元;入驻的5家口罩厂,其中4家口罩厂已经试生产。

中央提出的“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县为单位”,为“控疫情、谋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党中央精神指引下,邓州以强烈的责任和担当,经过40多天的不懈努力,为185万邓州人民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为河南人民守好了西南门户,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两手都硬,两战都赢”的合格答卷。(刘建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