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变身”记——九龙镇姚营寨村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2019-12-16 09:53:25 作者: 史 娟  通讯员 王 雨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我们这里有种冬桃、黄金梨、半夏,养小龙虾的,发家致富的可多了。”近日,谈起村里的这些变化,九龙镇姚营寨村村民姚瑞章觉得这是“瘸子跑赢飞毛腿——意想不到”。4年时间,姚营寨村跑步前进,把贫困村跑成了先进村。

姚营寨村是文坛飞将姚雪垠的故乡,南临禹山,刁河环抱,小村秀美。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姚营寨村发展滞后,全村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是“望天收”的传统农作物,经济极度贫困。在脱贫攻坚战中,姚营寨村依靠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打出一套产业富民的组合拳。至目前,已减贫39户13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1%下降到1.0%。

“书记示范田”定民心

2013年,返乡回九龙镇创业的村民张士信从山东引进冬桃,两年后开始挂果销售。    2016年6月,刚到任的九龙镇党委书记赵中玉调查走访九龙各村,在考察中发现村民种植的冬桃粉嫩脆甜,大的足有1斤3两,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种植业,决定把种植业作为脱贫产业,召集贫困户种植。

尽管有成功案例,但是毫无果树种植经验的贫困户并不买账。

“既然大家都不敢种,那我自己先种。”书记打头阵,当了产业发展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眼见赵书记6亩冬桃种上,姚营寨村的贫困户纷纷要求种植冬桃。

每户贫困户利用国家到户增收项目的2000元加上政府垫资购买苗木、肥料等,姚营寨村9户贫困户种下了50亩冬桃。由九龙镇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党建引领“保姆式”服务

“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市检察院驻该村第一书记张学佩说。他坚持抓党建、强基础,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制度,强化村干部作风建设,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一般性群众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动力,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员就跟到哪里,重点支持和培育村内致富带头人,吸收优秀青年成为党员;他把村党员干部划分为两个产业扶持小组,每周到种植户家察看冬桃长势,解决问题;并根据种植户需要,不定期邀请市果树研究所专家现场指导。

“种下粮食少长草,致富增收效益好。”该村70岁的冬桃种植户姚多章高兴地说,他在冬桃地里套种了豌豆,豌豆收获后再种红薯,仅豌豆尖都卖了6000多元。

2018年全村50亩冬桃第一次挂果,亩产3000余斤,总效益达30万元以上,冬桃远销深圳、香港等地。

低保贫困户李桂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种植7亩冬桃,去年卖了3万多元,还清了外债。今年初他又加种4亩黄桃,还挖了10亩坑塘养殖小龙虾和黑鱼。“开奔驰犁地”是李桂芳的微信名。李桂芳笑言:“以前一亩地收入几百块,现在收入几千块,将来开上小轿车还是有可能的。”

目前,九龙镇与邻镇碧溪园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冬桃酒,明年正式投产,预计年消化冬桃60吨,总效益可达200万元以上。

因户施策产业开花

见到村里种植冬桃的农户发展越来越好,村里其他原来有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主动找到张学佩,想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你喜欢钓鱼摸龙虾,可以去咱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学习养殖技术。”“你家有病人,不能离开家,但有养牛经验,就在屋后空地搭棚养牛。”姚营寨村村党员干部因户施策,进行产业扶持。同时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流转土地,解决资金困难。

在镇村的大力扶持下,全村现发展冬桃200余亩,黄金梨300余亩,小龙虾等水产养殖200余亩,黄牛、半夏、金银花等产业相继在姚营寨村落地生根。

“去年姚营寨村已申请成为省级传统古村落,现在姚雪垠故居主体工程也已完工,下一步我们不仅要让姚营寨村脱贫致富,更要把它打造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的文化旅游村,并带动全村果树种植和水产养殖产业。”赵中玉说。

姚营寨村,正在走向美好的未来,焕发出新生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