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诠释初心使命——市环保局以主题教育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2019-11-14 09:36:58 作者:丁丽丽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湛蓝的天空下,一块块板皮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材的味道;生产车间内,一根根木材经过截树、剥皮、剥单板、晾晒等工序后,运往全国各地……这是记者近日在湍河街道榆林社区看到的一幕。 据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集中介绍,板皮加工是该社区的支柱产业。1999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品”产业经济的文件精神,经上级同意,确定湍河街道榆林社区为“杨树经济”板皮加工区域。 今年7月,省涉气执法检查后认为这些板皮加工作坊无环评手续,要求整改。市环保局副大队长陈晓表示,该局法制工作小组进行了认真讨论后认为,这些板皮加工作坊大多是一家一户自行生产,且板皮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时仅产生废树皮渣子,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且已按照要求,进行了及时收集、转运等规范处置。同时,该局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认定这些板皮加工作坊不属于“散乱污”企业,属于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市环保局要求这些板皮加工作坊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树皮渣及时收集、覆盖、转运,综合利用,验收合格后,以正式文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认为这65家板皮加工作坊完成整改任务,并得到了认可。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维护了这些板皮加工业主的经济权益。 记者在该社区群众周静的板皮加工作坊看到,道路两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木材,生产车间内,大型机器轰轰作响,十几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感谢市环保局为我们这些‘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指导,要不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周静说。

据悉,在市环保局的指导下,该社区把当天能拉走的废渣以每吨200至300元的价格卖给市大唐生物电厂,创造了效益;对当天不能拉走的废渣,及时进行了覆盖或入库储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每家对生产厂区的地面进行硬化,又在房顶安装水管等喷淋设施,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达到了环保要求。 目前,榆林、金雷、八里王、丁屯社区共计65家板皮加工作坊,年加工板皮45万余立方米,每家创造社会效益近7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1000余人增收致富。

市环保局在实际工作中,像对待榆林社区板皮加工作坊这样勇于担当、为民解忧的例子不胜枚举。 市环保局接管商砼站治理的牵头单位权限后,对已经存在的30家商砼站,牵头组织国土、规划、环保部门逐个现场核查,首先看用地性质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留的,明确告知业主上马完善治污设施;不该留的,告知业主下步要取缔拆除。同时,市环保局建立台账,研究出台了9条意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上门宣传政策等行政指导服务,使广大业主心里清楚明白,赢得了广大业主的肯定和支持,调动了广大业主的积极性,至9月底,大多数业主完成整治任务,通过了整治验收。 “环保局对企业监管做到严格监管与优质服务并重,不是为应付上级督察、检查,对‘问题企业’采取一律停产、拆除等‘一刀切’的简单化做法,而是结合实际,一厂一策,区别对待,分类施治,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陈晓说。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市环保局在处理环境问题上,深入调查研究,不唯上、不教条,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持实事求原则,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用实际行动检验了主题教育的成效。 据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副主任、环保局局长鲁启先介绍,在主题教育中,该局通过集中学习、召开研讨会、上党课、播放渠首专题片、参观编外雷峰团展览馆和彭雪枫纪念馆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四种精神”,及早谋划,精心调适,找准与污染防治攻坚结合点,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自9月份以来(至11月3日),空气质量PM10累计均值63微克/立方米, PM2.5累计均值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49天,在直管县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一和第三。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效运用到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作净土保卫战,为建设美丽邓州、绿色邓州作出新贡献。”鲁启先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