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活雷锋 群众的好书记――记花洲街道中州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蔡长曙

2019-01-23 20:33:11 作者:杨 迪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       3年时间,花洲街道中州家园社区从无到有,11个小区变身模范小区。这一切的改变,正是因为社区9200名群众口中“社区的活雷锋,群众的好书记”——中州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蔡长曙。

     “中州家园社区党组织第一届班子成立时,就将学雷锋活动作为载体,坚持学雷锋常态化、时代化、大众化,确保把党和上级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蔡长曙告诉记者。

     时刻以身作则 点亮前行火把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三年来,蔡长曙为群众做了多少事情,帮社区解决了多少困难,自己也记不清了。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小事,尽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

     做好事从不分大小。蔡长曙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建立便民服务工作点,放置打气筒、爱心伞、热水壶、排插及各种家用工具,免费为过往群众提供茶水、自行车电车充气(电)、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

     捐资助困,帮老助残,在细微中见爱心。蔡长曙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对留守老人和儿童进行摸底排查,定期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让留守老人、儿童感受到社区家一般的温暖。发动社区工作人员为发生交通事故的义工张淼雨捐资1800元;携手社区内爱心企业为生活贫困的孤寡老人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

     “蔡书记经常来家里看望我们,解决我们的困难,为留守老人送来一份温暖。”家住财富天地的孔凡常老人告诉记者。

     画下“同心圆” 全民学雷锋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画下“同心圆”。蔡长曙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群众心声,并默默记在心中。

     “一个社区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与群众心相通、情相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起码条件。”蔡长曙告诉记者。

      2016年,在蔡长曙的带领下,中州家园社区申请加入邓州编外雷锋团,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成为全国第一家以社区为建制成立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群体。并不断吸纳辖区内先进团体、个人加入,先后成立了在职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交警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城管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电力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大力开展“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帮贫扶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去年以来,邀请市中心医院及辖区爱心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扶助、慰问、献爱心等公益活动10次,义诊居民3000余人次,免费送药数万元,“学雷锋志愿活动”得到辖区内居民的一致好评。

     学雷锋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特别对一个基层党组织来说,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抓手。三年来,中州家园社区党支部以“雷锋精神”为载体,充分挖掘精神内涵、育人化人,涌现出了杜恒、张静宇、曹磊等一大批“活雷锋”,让雷锋精神在中州家园社区发扬光大。

      群众“守护人” 社区“当家人”

     社区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只是柴米油盐和生活里的磕磕碰碰。但对于蔡长曙来讲,即使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大事,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让群众满意,做好群众的“守护人”。

      去年12月,和谐大厦小区有人张贴公告,声称缴纳一定费用可以为小区居民办理房屋不动产证。蔡长曙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与房管局、派出所联系,展开调查核实,确定此信息属欺骗行为。蔡长曙立刻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张贴公告,借助微信、QQ等方式告知和谐大厦小区群众不要轻信,及时制止了欺骗行为的发生。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去年秋季,学生入学报名工作时间紧、任务大,蔡长曙带领社区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对他也进行了重点报道,该社区为民服务的图片也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内。

      “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信仰来坚守,为雷锋营造一个永恒的‘家’。”蔡长曙告诉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