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她告别幼儿时代,正式踏进学堂的第一天。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小娇女,自今日起,将一步步面临繁重课业、竞争排名、升学压力……虽自她出生那一刻起就衷心愿她未来学业优秀、品行优良、安稳多福,虽清楚不可能永远把她罩在父母的羽翼下免受苦累。但是今天,她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迈出了崭新的脚步,怎么我的心却是如此的难受?
想起我小时候在老家上小学,教室是一排排老旧的屋架房,里面摆放着不知用了多少年的长条课桌,一张张桌子经灰尘油渍反复浸染,看上去乌黑油亮;小凳子需同学们从家里带来,高的低的、缺腿的,杂乱不一。二年级开始上早、晚自习,夜幕降临后,教室里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灯是家长帮着制作的,墨水瓶盖中央固定一个从自行车轮胎上拆下的铜气嘴,中间插一根棉芯,瓶里装上煤油,就成为一盏点亮梦想的小油灯。大雪后的清晨,天与地都在沉沉睡梦中,同学继文在我家房后一声接一声地唤我的小名,我从梦中一个激灵醒来,赶忙从被窝里露出头应一声。走在晨曦微露的村子里,同学们相互喊起床的声音东一阵西一阵,冬日乡村寂寥的清晨,在一声声共赴学堂的呼唤中孕育着勃勃生机。
升入初中后,家与学校间漫长的路途,一度让我苦不堪言。初中在镇上,离家有十多里之遥,全靠两只脚赶路。周日下午从家里去学校,即便抄近道,也需一个小时。我个头小,赶不上小伙伴们匆匆的脚步,只好跟在他们后边一路小跑,待赶到学校,人家只是微微冒汗,我已是大汗淋漓。学生灶上的大白馍六两一个,为照顾饭量小的学生,从中一切两半。一次买半个馍,打大半碗冬瓜菜,菜少汤多,汤里零零星星漂点油花,三五个同学围一圈蹲下,饭碗直接放在地面上,然后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时光流过了近三十年,今天,女儿也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但我们两代人的求学路已然大为不同。放眼望去,从城市到乡村,每一间教室、每一座学校,乃至整个城乡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老家的小学早已寻不到屋架房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两排干净明亮的教学楼;当年求学的初中,如今最气派的是一座高大宽敞的餐厅,成排的餐桌餐椅摆放整齐,同学们再也不用蹲在地上吃饭了。城市学校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我上班的地方到女儿的学校,步行仅需五分钟。校园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新铺的青石路面平整宽阔。崭新的教学楼内,一间间教室窗明几静,一排排桌椅美观大方,天花板上电灯、电扇一应俱全,滑动式黑板后方的墙壁上嵌着硕大的教学一体机……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我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凝神聚力,励精图治,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飞速发展,升入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已由过去遥不可及的梦想发展成为眼前看得见的现实。
渐渐走出伤感的情绪,我意识到,孩子终究要独立、要成长,我不可能护佑她一生。对比我的求学路,我应为女儿生逢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而由衷地高兴!
(作者单位: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