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夫妻同行

2017-11-27 19:24:44 作者:李永先 来源:
分享到:
    “真没想到,我们办个鞋厂,能为家乡父老乡亲帮这么大的忙。”日前,记者在高集镇采访时,该镇鸿鑫鞋厂负责人郑佩峰和妻子黄红英一致说道。

    “这夫妻俩有情有义,对镇里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不小,镇里还特意在他们鞋厂建了一个扶贫车间。”高集镇党委书记郭松说。

    郑佩峰夫妻自1994年外出务工,先后北上河北,南下广东,一直从事服装、鞋业这一行。在外工作时,两人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后升至鞋厂主管,积累了部分资产和大量的客户资源。2006年,郑佩峰夫妻回乡创业,先后从事服装、鞋类加工等行业。2012年,投资鞋面加工厂至今,在总公司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下,鞋厂订单年年攀升,产品在湖北、河北成型后直接出口美国等国家,年产值1200余万元。

    如今,鸿鑫鞋厂在林扒镇、陶营乡、彭桥镇、文渠镇及市区均设有分厂,就业人数达400余人。文渠镇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厂里务工,户均年增收3—5万元。扶贫车间面积1200余平方米,有加工机器、针车等180余套,使150名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针对厂内部分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鸿鑫鞋厂对上班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在农忙时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里加工,既不误工期,又不耽误家务及农活;对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家庭,厂里进行资助;对家里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厂里组织员工成立突击队给予及时帮扶。 

    “鸿鑫鞋厂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41岁的仵桂枝来自高集镇黄龙村,她中年丧偶,独自抚养两个子女上学,家中还有卧床不起的老母亲,生活十分清苦,甚至有时连买油、盐都很困难,只能东挪西借。2014年,在熟人的介绍下,仵桂枝进入鸿鑫鞋厂,学会了针车操作技术,靠自己的双手担起了家庭重担。

    该镇沈冲村35岁的张雪荣,母亲智障,女儿先天性耳聋,老公常年在外,自己连最基本的100以内的数字都数不过来。2013年进入鸿鑫鞋厂后,在黄红英的耐心辅导下,如今每月不但可以领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还学会了操作智能手机。

    “对贫困户施以援手,我们夫妻两人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大企业规模,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乡亲提供就业机会。”郑佩峰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