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中医传友爱 北京展会显风采——2016年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医圣故

2016-09-22 08:56:14 作者:王崇顺 丁自力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9月14日,2016年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来自河南、湖北等全国8个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的特色产品纷纷亮相展销会。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和参展省市领导出席了首展和为期6天的巡展活动。与各省市特色产品展区内丰富多样的商品、工艺品,琳琅满目的各色食品不同的是,我市以“医圣故里――中医药之乡”为主题的展位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国医大师为北京市民“把脉”

    “唐大师,我以前偶尔头晕,最近两周经常头晕,去医院查了几次也没查出什么病,您给看看吧。”一位看上去80多岁老大妈,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医圣故里”展位前。唐祖宣热情认真地为老大妈把了一会脉,笑着说:“大姐,别紧张,你的病可能是低血压引起的,要合理搭配膳食,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唐祖宣还耐心地叮嘱老人家属,适当让老大妈多吃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使血压上升。

    今年75岁的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获得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他是全国唯一一名从县级基层临床一线走出来的中医工作者,也是我国中医界一位连任五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医57年来,唐大师善用经方诊治血管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谈到中医药发展,唐祖宣说,中医药传承不足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医传承工作到了非常时期,现在急需“抢救”这些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据了解,此次唐祖宣赴京,除参加2016年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外,还将在中国中医药大学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唐祖宣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和研习班”,唐祖宣及其弟子将作主题讲座。

    “医圣故里”中医文化受推崇

    “原来张仲景是邓州人啊!”在“医圣故里”展位前,围观人群中不时发出这样的声音。

    东汉末年,涅阳县(今邓州穰东及周围地区)张寨村名医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问世,首创六经辩证,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善且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为后世中医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张仲景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医中之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不断增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989年我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中医药管理局,各乡镇卫生院也设立了中医管理科,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决定》,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州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我市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先进市,我市以此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体系;1995年我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此次“医圣故里”产品展销会,为邓州中医药走进北京,向首都人民和外宾普及中医健康知识,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养生书籍成展会“香饽饽”

    为期一周的展销会,恰逢中秋假期,唐祖宣编著的《中国式养生》和《中国古今名人养生》等医学书籍,成了北京市民以及来京游客的“香饽饽”。

    “唐大师,请您给我签个名吧!”原国家核工业部退休干部桑广启虔诚地对唐祖宣说。唐祖宣朗声答应,熟练地拿起毛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唐祖宣介绍,目前,快节奏的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却造成了人类运动锻炼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长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以及工作劳累的积聚,使得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基于此,他凭借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编著了《中国式养生》一书,通过贴近读者生活的真实病例分析,介绍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医养生理论及方法,让普通百姓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并能通过中医理论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效果;其姊妹篇《谈中国古今名人养生》,是唐祖宣结合他的老师和学生们百余年来的临床经验,从中华传统医典、医林文献、现代网络中,汇集了我国古今120位长寿名人的养生保健经验编写而成的。

    在北京市发改委工作的邓州籍处长高志峰,看到“医圣故里”展位在众多特色展位中显得如此火爆,高兴地说:“邓州中医目前已真正走出河南,正走向全国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