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打造花洲书院“忧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15-11-30 08:58:43 作者:刘 钰 来源:
分享到:
    “既观赏了书院美景,又得到了‘忧乐’廉政思想熏陶,这种教育模式真好。”日前,刚刚参观完花洲书院廉政教育基地的陶营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张坤感触颇深。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花洲书院“忧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廉政理论研究中心教育基地,2012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2014年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以“忧乐”精神为主线    打造精品廉政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市借助花洲书院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和“忧乐”思想优势,在不改变书院景点和布局的原则下,对书院内部富含范公“忧乐”思想精华的景点进行精心设计,本着精细、美观、体现浓厚廉政文化特色的指导思想,在书院原址修复了仿古建筑石牌坊、范公桥、范文正公祠、不欺堂、历史廉吏文化陈列馆等景点66处;挖掘历史优秀廉政文化资源,搜集古代贤人名臣清廉警句,充实到花洲书院展厅、照壁、长廊、碑刻等设施;建廉政文化长廊430米,整修城河500米,仿江南园林风格,叠山构峰,造湖理水。
   
    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市内外参观学习的游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10万余人次,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同志在视察邓州廉政建设工作时,对邓州独具特色的“忧乐”廉政文化建设予以充分肯定。

    以“忧乐”廉政基地为平台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利用每年七一、国庆等节日,分批次组织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村干部、老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等1.2万余人参观“忧乐”廉政展馆,接受廉政文化思想熏陶。
    
    以“忧乐精神与忧患意识”、“忧乐精神与责任意识”、“忧乐精神与廉政意识”等为主题,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普通党员、教师、学生和群众中分期分批开展征文活动,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选,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
   
    通过会议、电视、网络宣传发动,吸引书画爱好者广泛参与,从300余幅参选作品中挑选出100余幅优秀作品在书院内展出,组织市直单位机关人员分批次观展,使党员干部在高雅文化氛围中接受廉政文化教育。

    以“忧乐”精神为切入点    深化廉政文化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全市机关单位设置“忧乐”廉政教育宣传栏500余个,在机关走廊、楼梯转步台、办公室悬挂或摆放“忧乐”廉政警示牌4000余幅;在企业开展“先忧后乐”谋效益活动,设置廉政文化专栏160余个,定期在企业开展“荣辱观”演讲比赛;在学校开展“先忧后乐”谋未来活动,在课堂开展廉政文化主题班会,使中小学生从小接受范仲淹“忧乐”精神熏陶;在农村开展“先忧后乐”谋发展活动,以农村“廉政文化茶馆”为阵地,开展演廉戏、播廉剧、讲廉政故事等活动;在社区开展“先忧后乐”谋和谐活动,在社区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廉政公益广告牌300余个,发放廉政文化读本1600余册;在家庭开展“先忧后乐”谋平安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侵蚀,筑牢家庭拒腐防变有效防线。
   
    在电视台节目中开辟“‘忧乐’伴我行”廉政文化专栏,以新闻通讯、热点追踪等方式报道“忧乐”文化先进人物事迹87次。在广播电台开辟“‘忧乐’廉政文化之声”,以小说、诗歌、相声、戏曲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忧乐”廉政文化共计230期。在邓州廉政网、邓州文化网等网站开辟“忧乐”廉政文化宣传版块。利用政府大屏幕、户外大屏幕滚动播出“忧乐”廉政诗歌、楹联、廉政公益广告1300余条。
   
    此外,将范仲淹“忧乐”精神纳入市委党校培训班、市纪委下乡宣讲等活动的学习内容,使“忧乐”思想深入到每个党员干部心中。成立以我市为主的河南省范仲淹学术研究会,创办《范学研究》杂志,每年举办文化节,宣传范仲淹“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