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要求,创新思维,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四个坚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以务实举措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走深走实,使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范围扩展、程度深化、质量提升,均取得积极进展。
坚持需求导向,着力解决“不想转”的问题。数字化转型需要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存在畏难情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资金等困难。工信局、开发区等部门,深入企业宣讲政策、答疑解惑,邀请专家开展一对一服务,一企一策制定转型方案。通过这些举措,真正让企业卸下思想包袱,从不想转、不愿转到主动转、积极转。目前,全市217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完成“上云”110家,对标企业134家。
坚持示范引领,着力解决“不会转”的问题。围绕主导产业,每年培育10个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率先实现数字化 。在化纤纺织领域,恒丰纺织率先建成工厂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在汽车零配件领域,星光机电建成智能在线检测系统和机器人应用项目;在生物基合成材料领域,金碧生物建成车间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的这些成功案例,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我市先后6次组织召开数字化转型现场观摩会、座谈交流会,累计完成企业数字化诊断85家,新增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省级智能车间2家,省级智能工厂、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5G应用示范场景等省级以上标杆11个。
坚持项目带动,着力解决“转得好”的问题。我市坚持整体思维、系统布局,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进“数字邓州”建设,在一期基础上再投1.2亿元,进行全面数字赋能与场景拓展。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为工业企业提供产业分析、企业画像、精准招商等服务,实现产业动态全面感知、智能管理、智慧决策,目前已完成平台展示中心的规划设计。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3.7亿元。
坚持政企联动,着力解决“管长远”的问题。在推进机制上,邓州建立了由工信、科技、开发区、融媒体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定期分析研判,部门协同联动。在激励引导上,及时落实相关奖补政策,累计奖励资金近1000万元。在融资支持上,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优先培育成为科技型企业,探索“政银担”模式,帮助企业开展贷款融资服务。在人才保障上,依托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专业,为企业培养输送近300名优秀人才。
“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幅提升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吕忠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