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镇“诚信”铺就烟叶“黄金路”

2015-12-24 08:57:43 作者:王 璐 李永先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记者 王 璐 李永先 通讯员 王新谱)“今年我种了40亩烟叶,亩均产量300余斤,净利润20余万元,在家门口能挣这么多钱,着实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日前,记者来到高集镇高集村采访,见到在该镇诚信烟叶表彰大会上获奖的植烟大户张全印,谈起植烟的经历,他兴奋地说道。
    近年来,高集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项目支撑、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土地流转为保障,按照“东菜、西烟、南林果、北花卉”的规划设计理念,实行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今年该镇植烟5600余亩,收购烟叶135万斤,实现烟叶税收408万元,居全市之首。
   
    为提升烟农种植经营管理水平,该镇通过开展诚信植烟评比活动来营造氛围,用“诚信”铸就烟叶“致富路”。活动主要从烟叶标准、后期烟叶田间管理、生产水平、合同收购等方面进行评比评选。11月10日,该镇召开了2015年度烟叶生产诚信大村(户)表彰大会,对年度诚信植烟大村、大户进行了隆重表彰,并发放烟叶扶持资金2万余元。
   
     张全印和廉子金在该镇可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植烟老户了,从初中毕业张全印就开始种烟,至今已有20余年。早在五年前,廉子金也小试牛刀种过7亩左右的烟叶,当时技术不成熟,烟叶收入不理想,后来在市、镇技术人员的帮扶下,2011年开始大规模种植。“刚开始最难的就是技术,好在镇党委、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廉子金说,从烟叶育苗、机耕、培土、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烘烤、销售等环节,镇里都为我们提供专业化服务,并采取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育苗、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采收、烘烤、分级等“五统一”措施,减少生产费用,提高技术水平……这一环扣一环的工作,都由镇烟站出面参与,肥料、地膜等在烟站购买,出售一斤烟还奖励三毛钱,等于这些东西全免费,一亩地投资个300元左右,能净赚2-3千元。
   
    “以前不成规模的时候,最操心的是底脚叶,既影响烟叶品质,烟站又不收,扔了还怪可惜。现在有了政府出台的好政策,真是解决了我们的一大难题啊。”张全印说,现在在烘烤前就把这些烟叶摘除掉,不仅可以增加烟株的通风透光度,减少烟株病虫害发生,还可以节约烤煤。摘除掉的这些烟叶,烟草部门还给我们一亩地补贴50元,这样下来我们种烟更实惠了。
   
    该镇烟站站长杨书芳告诉记者,底脚叶影响烟草品质,镇里早计划、早落实,统一回收,集中销毁,坚决杜绝不适用烟叶进入烤房、进入烟站、流入市场,今年国家烟草公司给他们发放底脚叶补贴达20余万元。
   
    记者在烟叶技术员的陪同下,走进高集村烟叶烘烤中心,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扩建厂房。他告诉记者,烘烤烟叶不同于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要注意温度、烟杆疏密程度、时间、火候等各个细节的把握。“七分靠长势,三分靠烘烤,基础好还要看烘烤技术”,“五关十六环,环环紧相连,苗是金,管是银,烟炉是个聚宝盆”。烟农们在多年的烘烤实践中,总结出来了这些话语,足见烘烤技术的重要。
   
    高集镇素有“烟叶大乡”之称,烟叶之所以优质高产、声名远扬,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规模、科技等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烟叶的生产、收购、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政府、企业、烟农三者之间都恪守“诚信”的原则。
   
    该镇党委书记高玉晓说:“烟叶产业始终是高集镇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采取‘签约合同,诚信种植’的做法,严把烟叶质量、收购关,打造‘诚信’烟叶是提高知名度、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该镇植烟户每年都要签约“烟草种植收购合同”,就今年而言已签约用户达150余户。合同明确规定,烟叶的生产质量、烤烟技术、销售等都由镇烟站负责。杨书芳说:“烟草公司投入设备,种植过程中实行技术人员包乡制,全程指导服务,引导烟农严格种植管理,对于不诚信植烟户,烟草公司下一年将不再扶持。”
   
    采访最后,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份,该镇荣获了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市烟草专卖系统明星烟站”荣誉称号。在2016年的工作计划中,该镇的烟叶规模已扩大到10000余亩,目前正在计划整地起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