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走上致富路——九龙镇贾营村村民周连京创业记

2022-03-31 16:11:23 作者:潘 飞 实习生 刘汐汶 九龙镇 王 雨 赵 宇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在九龙镇贾营村,说起周连京,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从120对种鸽养起,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养殖场种鸽增加到3500多对,年总产值已达30余万元。

走进九龙镇惠民肉鸽专业合作社,今日邓州看到,一排排鸽舍十分整洁,一组组大鸽笼被隔成了一个个小“单间”,到处是雪白的鸽子,鸽子“咕、咕、咕”的叫声和翅膀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鸽子喂食、清理鸽舍,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只要听到鸽子的叫声,还有那翅膀扇动的声音,我就特别高兴。合作社每年净利润20余万元,比当初在外打工赚得多。”回想近年来的养鸽创业路,负责人周连京激动地说。

出生于1978年的周连京,从20岁开始,就在广东一家内衣厂上班,一步步,从车间工人升到班长,最后升到车间经理。常年在外漂泊,他感觉无依无靠,没有归属感,重复的工作逐渐磨灭了他的斗志,他觉得自己需要有所改变,创业的念头逐渐强烈。

2007年,他决定返回家乡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周连京接触到种鸽养殖产业,经过一番学习交流之后,他发现种鸽养殖前景广阔。

“鸽子的免疫力非常强,自然繁育,污染少,三周成型,四周即可独立生活,饲养简便,但是营养价值和社会效益却很高。”周连京说。

坚定发展目标后,周连京先后到襄阳、郑州等地考察种鸽品种,学习养殖技术,了解销售市场,调研产业前景。“当时没有本钱,只引进了120对。”建棚搭舍没有钱,周连京就和妻子一点一点肩扛手挖自己搞建设。

自从鸽棚建成后,周连京的全部生活状态就是白天喂食、管理,晚上小心观察鸽子。每天早上喂食之前,他和妻子都会对鸽棚进行清理和消毒。

要想饲养顺利,技术是关键。创业初期,因为不熟悉养殖技术,种鸽出现了不同症状的疾病,死亡病例不断增加,鸽子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为了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周连京在上网、看书不断学习的同时,跑到其他养殖场取经。市里举办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他更是一个也不放过。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周连京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养鸽经。

“养鸽要勤快,容不得一点马虎,该注意的事情一项也不能忽略。对待鸽子,要精心、细心,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周连京说,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行饲养。

2009年,周连京又投资10余万元,使养殖基地逐渐扩大到2.3亩,种鸽增加到2000多对。由于他选用的种鸽肉质鲜嫩可口,求购者络绎不绝,种鸽远销十堰、武汉、郑州等地,供不应求。在此基础上,周连京还在养殖场的空闲地带,搞起了柴鸡散养,一年下来能挣3万余元, 周连京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2012年,养殖基地种鸽发展到3000对,周连京和妻子胡慧玲干得风风火火。正当养殖效益稳定之时,2013年3月底,受禽流感的影响,活禽交易市场关闭,饲料、禽苗、活禽运输受阻。家禽产品消费降低,家禽行业损失非常严重。

“禁止活禽出售,以及封路等导致饲料贵,种鸽难出售。2014年,我们的养殖基地种鸽只剩700对。”胡慧玲告诉今日邓州。

“买饲料的钱都没有了。我们两口子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鸽子饿死。”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胡慧玲不得不外出打工,用打工的钱维持着养鸽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形势的逐步好转,在周连京夫妇精心喂养和小心翼翼的呵护下,种鸽数量稳步增长,由2014年的700对增加到了现在的3500对。

“目前,养殖基地已投资60余万元。养鸽效益高,市场前景也好。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建设全市最大的养鸽基地。同时,把养殖技术传授给需要的群众,带动大家一起实现稳定增收。”对于未来,周连京信心满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