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党和政府提倡文明婚俗,咱们要响应号召,别让高额彩礼伤了两家和气,冲了孩子喜气,坏了村里风气。”近日,夏集镇程集村党支部书记程天生推心置腹地对村民黄国朝说。黄国朝与家人经过商议一致决定,不要一分彩礼,喜事简办。
这是夏集镇深化移风易俗取得突出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夏集镇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突破口,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有效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促使文明新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用活“金钥匙” 筑牢制度根基
夏集镇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把“金钥匙”,将移风易俗的“话语权”“决策权”真正交给群众,让村规民约从“干部定”变为“大家议”。
各村(社区)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倾听群众对移风易俗的意见和建议,梳理问题清单,让制度制定更具针对性。
在制定婚丧嫁娶相关规范时,各村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流程,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反复论证,最终将禁止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内容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并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有关事项倡导性标准进行公示。
各村成立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五老”人员组成的“四会”组织,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将制度执行情况与村民文明积分、乡村光荣榜评选等挂钩,对自觉践行文明新风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劝导,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实现了移风易俗从“行政推动”向“民主自治”的转变,让村规民约成为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奏响“主旋律” 深化宣传引导
夏集镇整合宣传资源,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全镇30个村(社区)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移风易俗宣传专区,通过发放彩页、张贴移风易俗有关事项倡导性标准、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常态化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和内容,同时,利用村级大喇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定时推送相关知识和短视频,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夏集镇积极与市文广旅局、市文化馆、文艺团体联络,用好各村文艺志愿服务队,采取“送戏下乡”、举办冬夏“村晚”、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戏曲、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指导村(社区)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邀请先进代表分享经验,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更多群众。对践行文明新风的先进典型进行公示,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宣传举措,让移风易俗的理念入脑入心,有效提升了干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打好“组合拳” 凝聚多方合力
夏集镇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党员乡贤、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该镇党委政府明确要求村组干部党员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在婚丧嫁娶中以身作则,带头婚事简办、厚养薄葬,还鼓励村组干部当好“红娘”“调解员”,主动介入群众婚丧嫁娶事宜,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部分家庭因彩礼问题产生矛盾,村干部主动上门调解,宣讲村规民约,引导双方合理协商,有效化解纠纷,倡导文明婚嫁理念。
各村村委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利用他们熟悉村情民意、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在活动中主动宣传政策、规范流程,引导群众简化仪式、控制规模,避免铺张浪费。理事会还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文明新风的温暖。
此外,积极动员婚介从业人员、农村“媒人”、红白喜事“总管”、德高望重人员等群体加入移风易俗队伍,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宣传健康文明新风,劝阻不良风气。
“夏集镇把移风易俗活动作为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谐夏集的大事来抓,用活‘金钥匙’,奏响‘主旋律’,打好‘组合拳’,倡导文明新风,密切干群关系,提升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该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