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走进我市瑞皓保温建材的岩棉制品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高效运转的机器、统一包装后整齐堆放的保温板材。
车间外的智能制造协同共享平台,屏幕上清晰展示着各道工序设备的实时运行监测数据和精准的工艺技术参数。
这幅融合了自动化生产与智能监控的画面,正是公司实施环保节能与智能制造信息融合项目的生动写照。
坐落于我市开发区的瑞皓保温建材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以岩棉板材生产为核心业务。近年来,企业通过“煤改电”技术改造,不仅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的环保目标,更构建起集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为传统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正是依托这条先进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和严格的生产管理,公司正稳步推进2025年的生产目标。截至目前已完成岩棉生产2.5万吨,正朝着全年4万吨的目标全力冲刺。
“岩棉板材以玄武岩、白云石、高炉矿渣等为主要原材料,经自动化配料、高温熔融后,通过离心成纤、喷胶定型而成,是典型的节能环保产品。我们生产的岩棉具备保温、防火、降噪、隔音等多重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等领域。”谈及岩棉制品,公司董事长吕海珍如数家珍。
作为我省首批完成“煤改电”的岩棉企业,瑞皓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11月,一纸“煤改电”通知让吕海珍面临艰难抉择:当时企业两条焦炭生产线年产值已达7000万元,但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主动转型升级。”吕海珍回忆道。经过多轮研讨和市场调研,企业最终下定决心响应政府号召,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设备,将燃煤冲天炉改造为使用清洁能源的中频电炉。
2023年3月,一期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并投产。改造后,环保效益立竿见影: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二氧化硫3.88吨、氮氧化物7.76吨、颗粒物4.84吨。通过系列节能环保举措,不仅有效控制了保温建材质量,还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与管理成本。此次技术改造高起点引入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全生产流程数字化管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将改造前成纤集棉工段产生的固体废料全部回用于生产,既减少污染物排放,又提高产品合格率,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煤改电升级后,最直观的变化是生产效率提高了,粉尘和噪音比以前小多了。现在生产的岩棉密度更均匀,防火性能也更稳定。”生产班长李金亮深有感触地说。
在吕海珍的带领下,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将生产实践与科学研发有机结合,创新成果丰硕。企业专门设立1000平方米研发中心,配备25台(套)先进试验仪器,组建起19人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5人。
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生产工艺、设备改进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凭借先进技术、卓越品质与完善服务,“瑞皓”、“鑫瑞皓”品牌跻身国内岩棉品牌前列,企业连续多年获评“重合同守信用”、“315消费者放心品牌”。
在实现1.5亿元年产值的同时,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吕海珍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与爱心捐助活动,累计为社会捐款捐物达2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赢得广泛社会赞誉。
展望未来,吕海珍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深耕岩棉生产领域,提升岩棉制品的防火保温性能与产能,拓展建筑、工业等多领域应用市场,力争成为行业标杆。同时,坚守绿色生产理念,推动岩棉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为地方产业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