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自2000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农村初中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无私的奉献,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事敬佩的好伙伴。他就是邓州市罗庄镇二初中教师郭永钢。
郭永钢是土生土长的罗庄镇人,大学本科毕业后就毅然回到家乡教学,他所在的罗庄二初中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初中,学生大多为农村孩子。近年来,外出务工家长不断增多,留守孩子也逐年增加,针对班上的留守孩子,他非常关心。每当开学之际,都要对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原因,对有退学情绪的孩子,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重回课堂,重拾信心。
“上学期,班上有一个王姓的男生,母亲常年在外务工,他跟随外婆生活。这个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做事小心翼翼。了解到情况后,郭老师主动找他谈话,鼓励他担任班干部,帮助他重拾信心。在郭老师的鼓励下,他变得爱说爱笑了,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同在一个班的教师杨运航回忆说。
平时,作为班主任的郭永钢经常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交流其子女在校的情况,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指导和解决孩子们心里的疑惑,及时处理学生们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他担任八年级班主任时,当时班上有一位冯姓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缺少亲人关怀,造成该同学产生辍学的想法。郭永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孩子沟通,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坚持每天让孩子与家长通一次电话,逐渐改变了孩子的辍学想法,后来,通过努力顺利考入邓州一高中,在高考中被山东大学录取。该学生和家长每每提起,都对郭永钢感激至极。
郭永钢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以学生为主体,用新课改实践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更好实施素质教育,他还针对学生的个性,分层组织教学,分层次布置作业,分类指导,很好地贯彻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初中学生身体发展变化较大,对待学生,必须把情感与爱心放在每一个细节上,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通过爱心帮扶,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纠正不良习惯,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温暖,树立良好的自信心。”郭永钢介绍。
由于郭永钢工作努力、得法,所带班级学生多次在质量检测和中考中,成绩均名列全镇前二名。近几年在中招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列全市前三名。
郭永钢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经常承担校公开课的展示活动。他还坚持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学业绩突出。早在2004年,郭永钢在南阳市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工作中,被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评为“优秀辅导员”;2019年在邓州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初中数学一等奖;2022年6月主持的《初中数学课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准予结题;2024年7月主讲的《勾股定理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一课,在南阳市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初中数学二等奖。
时任校长周立海说,郭永钢同志作为学校骨干教师,能够积极发挥高尚师德和专业发展的传帮带作用,他积极参加“青蓝工程”,帮助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业务,提升新教师的教学及教科研能力,使他们很快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业务上的精英。
他指导的新教师刘品在2019年全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师活动中被评为初中数学二等奖;指导的教师冀品在2020年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获邓州市初中数学一等奖;指导的青年教师刘千、刘明忠、侯志阳所参与的课题顺利结题。
“从满头乌发的年龄到如今头发稀疏的知命之年,我的每一步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领导的信任与同事的帮助,虽有过不知所措的困惑,有过被人不理解的苦衷,但我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用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在邓州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不辍,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郭永钢坚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