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邓州市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卫健委专场。会上,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围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展、减轻就医负担与改善体验举措、“两癌”“两筛”民生实事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与经验等社会关切的重点议题,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健康邓州”建设目标,科学确立了“13722”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设健康邓州这一个目标;树立项目带动、服务为基、文化为魂三大理念;建设基础能力提升、卫健形象提升暨特色医院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公共卫生服务提升、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深化医改提升、全民健康意识提升七大工程;突出招商引资、中医药发展两个重点;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平安建设两条底线),砥砺奋进、跨越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过去五年,全市卫健系统累计获得国家级集体荣誉1项、省级集体荣誉28项、南阳市级集体荣誉33项、邓州市级集体荣誉63项。2025年,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赵中玉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成功举办了中国(邓州)第四届仲景经方运用论坛、中华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检验专家西部行、全省卫健系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现场会、邓州中医进京东、邓州市首届菊花展暨《邓州菊花史探》发布仪式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邓州卫健”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筑牢公卫防线 推动医防融合新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织密市、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构建了“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医防深度融合,将健康管理融入诊疗全过程,对慢性病、传染病等重点人群实施精准干预,推动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积极转变。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癌”“两筛”省定民生实事连年超额完成目标。
夯实基层基础 实现服务能力新跨越
坚持“项目为王”,五年实施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9.55亿元。人民医院湍北分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疾控中心、中心医院综合楼等重大工程相继落成;10余家乡镇卫生院完成新建或改扩建,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建成临床及急救“五大中心”,创建5个省级重点专科、9个省市特色专科。
市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赵集、构林等7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水平,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便民惠民新效能
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三大医疗健康集团,深化“三医联动”改革。通过严格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效平抑了药品价格。通过“派出一支队伍、提升一个专科、推广一项新技术”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末梢。累计派驻近千名医护人员到基层服务,群众就医获得感大幅提升。
实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就医成本;全面实施“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就医体验显著改善。
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医德医风医技医管大提升、大型医院巡查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疗秩序持续规范,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强化人才科技 培育事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人才引育,科技赋能,五年引进各类卫生人才748人,培训卫生技术人员上万人次,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大力推进医疗技术升级,引进氧合膜肺(ECMO,俗称“人工肺”)、肿瘤消融等前沿技术,填补多项本地空白。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四级标准,智能医废管理实现全覆盖。
振兴中医药 打造特色发展新名片
获得全国唯一的“中国中医之乡”称号,构建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仲景国医堂”(中医馆)为枢纽、村卫生室(中医阁)为网底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机构占比达95%。
成立中药材产业协会,创新“协会+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全市发展中药材种植约2万亩,涵盖艾草、邓菊、半夏等45个品种,开发艾条、邓菊茶、鹿茸酒等30余种产品。成功培育良辰农业、艾景堂生物科技、振元艾业等7家本土龙头企业,引进北京菊之祖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有效填补我市在中药材精深加工领域的空白。
回首过去五年,邓州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成就振奋人心。展望未来,全市卫健系统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为一体推进中等城市、更高水平的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