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老鞋匠

2021-06-11 16:00:11 作者:赵光选 来源:
分享到:

不知什么时候,我上班走的那条街旁,来了一位老修鞋匠,他的年纪70开外,黑黑的面庞,矮矮的个子,还有点儿驼背。他在街边摆一旧修鞋机,身旁是一个发黑的细木条做的工具箱,里边装着修鞋用的钳子、锤子、鞋底、鞋跟等,还有就是他骑行的电动三轮车。

老鞋匠给人修鞋,总要先戴上胸前挂着的老花镜,把鞋子举起来,离眼睛很近,看看鞋子的问题出在哪里,提些建议。有时候也不只是为了修鞋而修,他告诉客人,这双鞋不值得修,穿了伤脚,也不怕客人生气。

他总强调质量要好,可什么是质量好,他没有概念,大概就是他常说的舒服、耐穿。一双鞋关系到走路,鞋子穿不好,是会腰酸、膝盖痛的。虽然他不能理解现在的潮流,也不懂什么叫设计,可他的话很有道理。如果看见鞋子里塞的是纸,一向和蔼的老鞋匠,就忍不住要高声说两句:“做这种鞋子的人,是坏了心眼儿的。”

在老鞋匠那儿修了几次鞋,慢慢熟了,他也愿意说自家的情况。他说,自己是个苦命人,刚结婚那几年,与妻子和和睦睦,过了些年舒心的日子,妻子先后为他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每天家里充满了欢乐。

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妻子得了大病,花了不少钱,医生也没挽救下妻子的生命,那年大女儿才7岁,小女儿5岁。他一边拼命挣钱还债,一边含辛茹苦抚养一双女儿。为了补贴家用,他买了一个旧补鞋机,自己摸索着学会了补鞋,利用农闲到集镇上摆摊,贴补家用。

后来外债还清,日子好过些了,一些好心人劝他,趁岁数还不算大,再找个老伴照顾家庭和孩子,可他怕孩子们受委屈,一直没再找老伴。

两个女儿都长大了,远嫁他乡,留下他一个人在家。两个女儿也多次和他商量,让去她们那里养老。常言说,金坑银坑舍不得穷坑。在家住惯了,又有村里对他的照顾,他知足了,闲下来时,他就到街上修鞋。

知道了老鞋匠的经历,我对他格外尊重。老鞋匠不只手艺好,修鞋也认真。看不见的隐患,老鞋匠也会主动帮客人检查,像医生那样。他总是会把手伸到皮鞋内,探摸各处是否有问题,比如鞋垫是否垫到鞋头,鞋里是否平整等。鞋子交给老鞋匠,放心。鞋子修好,他一定会用绒布仔细擦拭一遍,交给客人,宛如一双刚出厂的新鞋。

一次,我的运动鞋开胶,老鞋匠戴上老花眼镜,拿起鞋子看了半天,说鞋子开胶较长,需要纳线缝补。他想了想又说,还是用胶水吧,你们工作人员,每天见的人多,用线缝出来不好看。说完,他拿起一片儿干净的旧布,在开胶的鞋裂缝处反复擦拭后,均匀地抹好胶水,挤压按实抚平,让我看咋样,我感觉相当紧凑美观。

唉,好些天没见老鞋匠了,我还真有点儿想他了。

老鞋匠,你还好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