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鸭 蛋

2021-06-22 09:36:01 作者:赵成现 来源:
分享到:

三十年前,村村有坑塘,户户有鸭舍。因为有水,大小村庄都有养鸭的。春节过后一个月,卖鸡娃儿、卖鸭娃儿的挑着担儿,推着车子沿村叫卖。卖鸡娃儿的一般是十里八村的主顾,平日大家都相互熟识;卖鸭娃儿的却大都是二百里外的望城人,一年来一次,或者几年来一次,互不相识。那个时代的乡村,因为钱不凑手,因为奉守诚信,一些买卖是通过赊账方式进行的,有赊刀的,有赊剪子的,当然也有赊鸭娃儿的。

赊鸭娃儿,是因为鸭娃儿小,辨不出公母。一些老太太就与卖鸭娃儿的讲:只要是母鸭,价钱可以贵一点,八月十五前后付账。卖鸭娃儿的也乐意,当然也有掏现钱的,不过可以便宜一点儿。

人常说:人勤地不懒。鸭子也是一样,只要你殷勤喂它,它就会开窝早,嬎的鸭蛋也多。为了使鸭子长快点,一大早,主妇们就把鸭子赶到坑塘,让鸭子在坑里嬉戏,顺便捕食一些小鱼、小虾,或者捉一只青蛙美食一顿。傍晚时分,主妇们又到坑边“鸭鸭——鸭鸭——”叫回自己的鸭子。鸭子也能分清主次,是自己的主人叫,就“嘎嘎”几声,互相照应着靠近岸边,随着主人一扭一晃回家了;不是自己的主人叫,就还在坑塘里追逐、嬉戏,等到自己的主人一声招呼,也会“嘎嘎嘎”飞上坑塘,一摇一摇回家过夜。

随主人到家的鸭子,吃了麦余子、麸子之类的食物后,就依偎在房檐下过夜。第二天一大早,鸭子卧过的地方就留下几个大鸭蛋,有绿皮的,有白皮的,好不让人欢欣。

收了鸭蛋,主妇们积攒够二三十个就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买一些针头线脑,或者称几斤盐、买一包火柴。但也要留一些腌制起来招待客人,特别是要等到五月端午吃。

在老家,鸭蛋的最好吃法是腌制成咸鸭蛋,可能是直接炒鸭蛋腥味太浓吧。不过,腌制咸鸭蛋是有讲究的,——腌鸭蛋的灰要用麦秸灰。因为麦秸灰细,没有杂质,腌制成的鸭蛋蛋清松软,蛋黄油质鲜亮,而用其它草木灰腌制的鸭蛋太瓷实,味道也不好。因此,主妇们每年都要收拾一些麦秸灰,专门腌制鸭蛋、鸡蛋。这些年,种庄稼的少,等待麦收过后,有心人就去地里收拾一些麦秸,烧过后存放起来,专以腌鸭蛋、鸡蛋。

腌鸭蛋前,先把鸭蛋洗净,控水,然后加水搅拌麦秸灰,一定要搅拌到觉得灰泥黏稠,才能够把洗净的鸭蛋放入灰泥中滚一层灰泥,再在鸭蛋大头沾一点盐后,才小心翼翼地把沾过盐的鸭蛋放入陶制的罐内。一般是鸭蛋大头朝下,这样一层一层码下来,鸭蛋腌制均匀,腌出来的鸭蛋也没有空头。不过,沾的盐不能过多,多了腌制的鸭蛋咸,人们不喜欢吃,一定要咸甜适中,恰到好处。

腌制鸭蛋的过程也就是十天半月的工夫。到了时间,就可以取出来洗净,然后煮熟,放入凉水中一冰,剥开就有一股诱人的鸭蛋香味扑鼻而入。

然而,记忆中的咸鸭蛋是不能一人一个的。那时,吃鸭蛋,不遇着家里来客人,不到割麦天,不到端午节,对鸭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是到了这些日子,主妇们也是把鸭蛋一切两半,甚至是一切四牙,还是要等到客人或者大人们吃过之后才能分享给小孩们尝个鲜儿。小孩们恨不得连鸭蛋壳儿也嚼嚼咽肚里,因为那鸭蛋的味道太好了,一年中,可能只有端午节才能分享一个囫囵鸭蛋过过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