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史家庄

2019-11-04 15:51:14 作者:史 英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60年代初出生,1971年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现已花甲,长期在乡镇工作,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现把所见所闻所思整理成文。

  80年代以前史家庄

  从我记事起,史家庄多数人住在茅草屋,普遍是土墙,一刮大风,房顶上的茅草就被掀起,遇到连阴雨天,外边大下,屋里小下。真应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村里的瓦房很少,还不到5%,楼房在当时想都不敢想。

  那时候物质生活匮乏,连生活中常用的火柴、煤油都保证不了,农村做饭用的是秸秆、木柴,有时烧干草、干牛粪。当时是大集体生活,集体劳动时出工记工分,男社员干一天记10分,女社员记8分,由于没有化肥农药,水利设施又不配套,农业产量很低,一年忙到头,每人只能分到70至80斤小麦,根本不够吃一年。种田是牛拉人犁,架子车拉人担,耕作条件十分落后。

  为了解决社员们的生计,吃饭穿衣等事由,家家户户分了少量的自留地,不但种棉花,还纺花织布,家家都有纺花车。秋收完毕时,村民们便会坐在纺花车前纺线,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饲养牲畜,当时民间流传“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的民谚,大多数农户散养一两头猪,养大后卖给食品站,相当现在的屠宰场,以补家用。集市上有卖布料的商店,但需要凭布证购买,当时布证很紧张,农民少有多余的钱去购买。那时的农村,自行车也很少,出行全靠步行,遇到下雨,村里都是泥巴路。

  80年代以后的史家庄

  1978年,中国实施了土地改革,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了土地,但不可买卖或转让。农民虽然有了土地,由于需要缴公粮,一年的产量勉强够吃。

  2006年农民不再缴公粮,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对“三农”的重视,种地有了补贴。当地一些有文化的农民赋诗一首:“千年赋税一朝免,农民个个笑开颜,盛世空前国运兴,百姓安然享太平。”农民富裕了,各村都有了幼儿园,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人们可以外出打工赚钱,家家都有电动车、拖拉机,小轿车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村实行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大病补助,6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可以领取养老补贴,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特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贫困人口也不撇下,史家庄村相对贫困人口53人,21户,以“厕所革命”为重点,全面推行“七改一增”即改水、改电、改厨、改厕、改院、改地坪、改门窗,增加必需的生活用品。

  新时代的史家庄

  如今的史家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家小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内道路畅通,实现户户通水泥路;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主干道两侧装上了路灯,晚上亮亮堂堂,村部、学校、主要路口等安装了电子监控,村民安全感明显增强,幸福指数步步提升,植被覆盖的乡村游园可以和城里的大公园媲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以前农民忙完农活没有什么娱乐方式,生活特别单调,而眼下村里增加了娱乐场地,老人、小孩晚饭后到游园散步、跳舞,大人们到广场唱歌,打篮球,其乐融融,生活多姿多彩。村里也新建标准化小学、养老院,小学生可就地就近入学,享受好的教育,孤寡老人可进养老院安享晚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