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象 秦 俊

2019-11-04 15:51:45 作者:涂 强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初识秦俊是在2007年7月。

  那年,历经数月怀胎般的艰辛,在众多文友的鼓励下,我将自己近些年发表的文章系统地整理成册,在好友的陪伴下,我们冒着酷暑赴宛,敲开了秦俊办公室的门。

  当时应该是下午三点多钟。他缓缓地从沙发上坐起,面带微笑示意我们坐下。他起身洗了把脸,顺手拿起茶瓶,沏了两杯热茶,自己也沏了一杯。说明来意后,我便把书稿双手递到他面前。他随手翻阅起来,而且不住地点头。我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满足和幸福——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爱好者,或者叫“半掂笔杆”的写作者;他,一个在南阳、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声誉鹊起的大作家;我们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竟能如此零距离的接触,亲耳聆听教诲。

  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看,虽说有些一目十行,但我已经很知足了。

  他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我们没有过多地打扰他,而是留下了书稿,想让他做个序。

  那次,我如愿了。首本作品集《耕耘路上》带着油墨芳香喷薄而出时,我激动了好大一阵子!

  “摆在案头的厚厚一摞书稿,是涂强同志多年来在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园地辛勤耕耘的部分成果,是他心血的结晶,印刻着他的写作轨迹。读后有一个很突出的感觉:真实。即便是那些小说,也密切关注社会人生,给人以实际、厚重之感。”

  宋朝苏轼《答张文潜书》中曰:“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秦俊的作品就如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厚重、大气。

  在孩提时代,常听邻居大哥说邓州怪才庞振坤,性格耿直,愤世妒俗,如何嘲弄宦官,鞭挞豪强,好多好多有关庞振坤的智慧故事,至今都耳熟能详。后来,才知道,是秦俊(合著者赵成浩),这位大侠级的作家将它撰写并改编为39集电视连续剧《混世奇才庞振坤》,庞振坤的名气也便随着秦俊的威名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再次认识、接触秦俊,就是12年后的今天。和镇里领导几经商议,想招集白牛在外工作人员、成功人士成立个助教兴学协会,拟聘秦俊等任名誉会长。当我们把这一想法告诉他时,他欣然答应,并热情地邀请在南阳工作的几位白牛老乡,相聚言欢,共谋白牛教育发展大计。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自己硬要从家里拿出珍藏数年的美酒款待我们。

  他的热情和真诚让我等受宠若惊,起初的顾虑一下子烟消云散。而且,就在协会成立大会上,他为大家作了一场精彩无比的报告。生动,幽默,款款深情,浓浓乡音,一场饕餮盛宴,让与会者回味许久,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他满含深情,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他的家庭,他的饱含辛酸的人生,和他的嗜书如命的经历。家贫的他,一连能在煤油灯下看书几个时辰,鼻孔里全是煤烟。为了省灯油,他在灶火看,额前头发和眉发常被烧燎得不成样子。

  他引经据典,为我们讲述了白牛厚重的文化,悠长的历史;他推心置腹,为我们阐述教育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并勾画了白牛教育的明天和将来。

  闲聊中,他滔滔不绝,讲起了邓州籍在外作家周大新,如数家珍。周大新外柔内刚的秉性和他作品的大胆、开放,以及对家乡人特别是家乡文学青年的偏爱、栽培,让我们心生钦佩;他侃侃而谈,谈讲起了南阳籍在外作家柳建伟,柳建伟电视、小说、电影样样拿手,让我感受到大家的勤奋执着,不懈追求。

  秦俊对邓州、南阳在外名人志士的关注和对家乡的浓浓情结显而易见,秦俊的成就更是光彩夺目:国家一级作家,全国劳动模范,历史小说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创作的《汉武大帝》等长篇历史小说18部、800余万字,作品传播到美国、日本、越南等七个国家和地区,不少作品经他自己或别人已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评论界还誉之为解读历史的民间叙事掌门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他的言谈举止,却非常平民化;他的衣着饮食,却非常简单;他的为人处事,却非常低调。谦虚稳重,淡泊宁静,不事张扬,风趣幽默。秦俊,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