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一卷卷贴着“电子身份证”的原纸进入车间,红外线扫码瞬间,宽度、长度、材质、产地等信息便清晰显示在屏幕上。7月24日,在邓州市方正彩印纸箱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家荣获河南省优秀智能应用场景的企业,正从给纸张“上户口”到包装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悄然改写着包装印刷行业的生产模式。而这背后,离不开我市优质营商环境的滋养,也浸透着市工信局全程帮扶的温度。
走进生产区,ERP系统的数据流与MES生产执行系统实时联动,PLC控制系统精准调控着每台设备的运转节奏。德国高宝胶印机的运行参数、协旭瓦楞生产线的物料消耗、成品仓库的库存数据……所有信息在数字化平台上无缝流转,像一张无形的网,将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牢牢“网”在一起。“当初上这套智能系统时,市工信局的同志三天两头往厂里跑,帮我们对接省内外的数字化专家。”该公司董事长张显伟指着中控室的大屏,言语里满是感激。
“以前生产计划靠人工排,仓库盘点靠账本记,出了问题要追着人问。”公司信息技术负责人孙波拿起手机展示实时数据看板,“现在供应链横向打通,客户订单一进来,系统自动分解生产任务,原材料备料、设备调度、质量检测全流程可视化,哪里卡壳了一目了然。”他记得,去年系统刚上线时遇到技术瓶颈,市工信局牵头组织了“智改数转”专题对接会,请来的专家现场调试,一天就解决了难题。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带来看得见的改变。车间里,以往需要多人值守的生产线,如今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准调控;瓦楞纸板的生产速度比原来提升45%,客户订单的交付周期缩短两成,曾经让企业头疼的“交货慢”问题迎刃而解。“营商环境好了,企业才能心无旁骛搞生产。”张显伟感慨,从项目备案到用电扩容,从政策解读到人才招聘,政府部门的“一站式服务”让企业省去了不少奔波。
更令人欣喜的是,能源利用率提高15%,原材料备料周期缩短30%。“以前仓库里常堆着多余的纸料,现在系统算得准,需要多少进多少,既省了成本,又减了浪费。”张显伟说,数字化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多了一份底气。
从给纸张“贴身份证”到全流程数字管控,方正彩印的数字化转型,正让传统包装印刷车间变成“智慧工厂”。
在这里,每一卷纸的旅程都清晰可溯,每一台设备的运转都精准可控,数字技术正悄然重塑着产业形态;在这里,优质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活力的同频共振,正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升级写下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