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聚焦招标投标领域“小切口”,精准把握四个“要”,紧抓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制度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向纵深推进平台数字化要清廉。市发改委积极推行“远程异地+双盲”评标模式,通过省专家统一调度系统抽取并随机分配评标专家,专家盲抽、项目盲评、场地随机分散,一标多地同评。采用该模式评标的项目,将交易各方当事人从地域上隔离,行政监管部门对项目进行监督,多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评标主、副场工作全程见证,实现步步留痕、全程监管。
向强化信用监管手段要规范。市发改委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各行业行政监督部门会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市场主体信用行为进行认定,实现一项目一评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各交易主体行为的信用记录、信用计分、信用评定进行记录,与行政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为信用结果运用提供交易服务。
向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要成果。市发改委联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住建局、水利局等行业监督部门,形成每月一次的交叉督查机制,对交易中心的开标室、专家抽取室、评标区、视频展示室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全流程监管环环相扣,全面提升招投标流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向推动“评定分离”改革落地要实效。市发改委通过深入研读政策文件,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大力完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场所设置,为评标、定标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推进评标、定标流程规范,推动“评定分离”改革落地见效。
目前,我市已有多个项目成功落实“评定分离”模式,有效消除了评审专家“小圈子”“熟面孔”等干扰因素,提高了评标和定标过程的公正性与透明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