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怀着崇敬之心,为张村镇李楼村一株枝干虬劲的古梨树挂上了崭新的保护标牌。这株历经160载风雨洗礼的伏梨古树,正式被纳入国家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时间回到2024年,在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普查工作中,工作人员意外地在一户农家后院发现了这株堪称“活文物”的古梨树。经过专业人员的精确测量,该树胸径达到56厘米,树高12.5米,令人称奇的是,它至今仍保持着年年挂果的旺盛生命力。
“这树结的梨子,我爷爷小时候就吃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轻抚着树干上斑驳的树皮,眼中满是对岁月的追忆。
通过户主和村民们代代相传的记忆碎片,人们逐渐拼凑出这株古树的年轮轨迹:它诞生于晚清时期,在一个半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历经世事沧桑,却始终坚守一方土地,如今仍能年产约300斤甘甜多汁的伏梨。经国家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严格审核认定,这株古梨树荣列国家三级古树,获得了应有的“身份认证”。
“除了显著的生态价值,作为古老的‘伏梨’品种活体标本,它历经自然选择沉淀下来的抗性基因与独特风味,对现代梨树品种改良和传统果品资源延续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如是介绍。
在简朴而庄重的挂牌仪式现场,工作人员与户主、村委会代表共同立下了守护之约:“往后更要像对待传家宝一样护着它,让这份自然遗产代代相传。”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在崭新的保护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了在场每个人对自然遗产的珍视与守护承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古树挂牌不仅是国家对珍贵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庄严认证,更是保护工作的新起点。纳入系统化管理后,将从日常巡查、病虫害防治到科学养护等方面形成责任明确的保护闭环,确保古树得到精心呵护,继续绽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