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人与明代华阴县学府

2022-09-20 10:13:15 作者:侯保国 来源:
分享到:

华阴县距古都西安120公里,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秦置县,属内史。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以地处华山之北更名华阴县。

明朝时,有两位王姓邓州人先后任华阴知县。两位王姓邓州人又分别于宣德七年岁次壬子(1432年)和万历四十年岁次壬子(1612年),修建华阴学府,被当地人称为一大奇事。万历四十一年刻立张辉撰写的《重修华阴学记》碑载:“公名九畴,字子范,号叙吾,河南邓州人,万历乙酉进士。按,正统间,令是邑者亦王姓,名贯、字一德,亦邓州人,曾修是学,亦壬子岁后先作合,盖邑中一大奇云。”

王九畴,在《陕西通志》《河南通志》、乾隆《华阴县志》、邓州诸志均有传。乾隆《邓州志》载:“王九畴,字叙吾,邓州人,少颖悟,万历乙酉领乡荐谒选得华阴知县,秦关孔道清理驿传外,惟民生是计,士民爱戴,自潼关以西,植杨柳数万本,华阴人爱之比甘棠焉。入觐,卒于京邸。百姓立祠祀之,祷祝辄应。”乾隆五十三年陆维垣、许光基修李天秀等篡《华阴县志》(民国十七年西安艺林印书社铅印本)卷十二载:“王九畴,字子范,河南邓州人,由举人万历间任邑令。锐於为政,以邑城面对三峰,卑小不足以收竦高之气。於雉垛上建华灵毕萃之楼,於中西则作镇西楼与东附垣之尊经阁相维峙。尤加意学校,凡庙庑学斋润色倍胜於昔。设四知书院於泉店东山水佳处,为士子讲学之所。县故无常平仓创之,贮河滩地籽粒课租,以备赈恤。两华分界之地,峪水为患,正德间郡守桑溥凿三渠洩泻,水患顿息,后渐淤塞,而患移於县境,居民斗讼不已,九畴与华牧会堪,力辩利害,仍复故道,两地人民均感其德。其他善政宜民,今犹口碑不替。”当地士子评价为:王公起邓穰来令华阴,躬俭素,清化源,课农桑,开水利,均田赋,复常平,振耻兴,敢有干公三尺者。

王贯,《华阴县志》载:“王贯,字一理,贡士,河南人。宣德年任华阴知县。”顺治《邓州志》、乾隆《邓州志》选举表均记载,王贯,永乐年贡士。其修建华阴学府事在《陕西通志》有载。

两位王姓邓州人,华阴知县,相继修建华阴学府的事迹被华阴县人传为美谈,彰显了邓州悠久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及忧乐精神的传承,其主政宜民的事迹,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