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山要海要自由,要大雨磅礴扑向我,要清澈透明的天空,要一口解忧的烈酒。”这歌声如野马般闯进我的心房,带着旷野的气息,裹挟着远方的呼唤。
偶然刷到老家水西村的航拍视频:白云如絮,在湛蓝画布上恣意挥洒;青山巍峨,似巨人般守护着这片净土;溪流潺潺,将碧玉般的波光揉碎在石间;田野葱茏,绿浪翻滚直至天际。配着这几句荡气回肠的歌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让我心潮澎湃。
我反复聆听这简短的旋律,内心有个声音愈发清晰:走出去!去触摸“鸟鸣山更幽”的禅意,去聆听“清泉石上流”的天籁。我要去吹吹那来自旷野的风,让灵魂在天地间自由呼吸。
阳光如金线穿过云隙,在大地上织就温暖的光毯。我赤足漫步在田埂上,泥土的芬芳与青草的气息在鼻尖缠绕。远眺处,蓝天与青山相吻。近观时,绿野与白云相映。这无垠的天地间,没有钢筋水泥的桎梏,只有无限延伸的自由。在这片广袤中,瞬间感觉空气都灵动俏皮起来,密密麻麻的思绪被风吹开, 好像蒲公英般随风飘散,又似彩蝶翩翩起舞。
浩浩荡荡抽枝长叶的庄稼地里,生命正在热烈绽放:蚂蚁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停地穿梭忙碌着;小草星星点点探头探脑,尽情地摇曳舞动着;鸟儿在无忧无虑低吟浅唱着,奋力书写着季节的诗行。
看着这有着蓬勃生命力的生灵们,任骄阳炙烤,仼风声呼啸,它们风风火火也风尘仆仆地生活着,是多么的肆意潇洒啊。
可终有一天,庄稼会迎来镰刀,蚂蚁可能遭遇不测,小草终将枯萎,鸟儿或许要忍饥挨饿,但那又如何?它们之前已经在这个世间,在阳光下欢笑过,在风雨中舞蹈过,将生命绽放到了极致,活出了最美的模样。这,或许就是最动人的生命词章。
死亡的存在,恰恰让生命显得愈发珍贵。这些弱小的生灵,用最朴素的生存哲学诠释着存在的意义。
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又该怎样书写自己的生命篇章?
芸芸众生,各有来路,却终归同途。
在这“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的尘世间,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大佬,亦或是卑微如尘的草根,最终都要独自面对生命的终章,就像秋虫不知寒冬将至,小草难逃车轮碾压,人类在时间面前同样脆弱无力。
泰戈尔说过: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
所以,如果人有了责任和担当,有了对亲人的牵挂和爱恋,身上就似乎有钢铁盔甲,活着的每一天,就能把荆棘当作盛放鲜花的原野,人间便没有什么能将其折磨,就有足够的勇气对抗人生的风霜刀剑。
哪怕明知自己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等不到来年的春暖花开,看不到一片要抽芽的叶子,看不到半瓣要开放的花朵,但也想化作尘埃,零落成泥,还给活着的人一个繁花似锦。
逝者已逝,而活着的人,在逝者过往的岁月里,看到坚韧不拔,看到顽强不屈,看到爱与良善,就会带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着他们的遗憾与希望,勇敢前行。
决定人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人赋予经历的意义。生活不是人活了多少日子,而是生活的日子,有多少值得人回忆。
这人与人之间爱的传承和最温情的善意,或许就是人类最崇高的生命礼赞。
站在旷野中,任清风拂面。我与山川对话,同草木交心, 感悟生命本就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奔跑,像歌声酣畅淋漓地表达一样,哪怕“风力掀天浪打头”也“只须一笑不须愁”,内心装着旖旎风光,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寻生命非凡的意义。
“愿为出海月,不做归山云”,愿我们以最饱满的姿态拥抱生活, 在有限中创造无限,让每一个当下都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使其蓬蓬勃勃,熠熠生辉。